站点图标 Linux-技术共享

清朝辫子历史

清朝辫子是不断演进的,从鼠尾发展到牛尾

清宫戏里的男子,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将脑袋的前半部分剃光,后半部分留着又长又粗的大辫子。然而,历史上的清朝并非都是如此,清初的发型更接近光头,发辫更是比小拇指还要细。那么大辫子是如何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呢?

 

事情先得从明朝说起,我们来看看清朝之前的发型是什么样的。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同志根据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无论官民,头发都是束起来的,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留辫子的人,那这个人肯定是「满夷」。

清朝由原来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建立。在清军入关之前,满族的统治者在关外就已然推行「剃发政策」: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结辫以垂,除上唇胡须只留左右十余根外,其余都镊去。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制改变发型,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作为臣服的象征。

入关以后,摄政王多尔衮重新颁布「剃发令」。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必须剃头。当时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令所要求的标准,并非现在清宫戏里常常看到的「剃半头」,而是将脑袋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只在头顶留发一个铜钱大小,梳成一根小辫。这种发型叫「金钱鼠尾」式,如果大于一钱也是要处死的。

清初的时候,不少人士把留辫子看作奇耻大辱,然而随着岁月流逝,人们由开始的抗拒到被迫接受,最后习惯成自然,不仅留起了长辫,而且讲究如何蓄辫,以留辫为美。尤其是官宦人家及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将辫梢加以各种漂亮的装饰,招摇过市。辫子也越编越粗,从鼠尾变成猪尾,再到电视里看到的牛尾。

太平天国时,洪秀全为反抗清朝统治,实施了严厉的剪辫子运动。太平军所到之处,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但此事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也就告一段落。

国内最早正式提出剪辫倡议的应当是康有为了。1898年他上书光绪帝,提出剪辫易服的建议,但被光绪拒绝了。

到了清朝末年,觉悟了的知识青年和学生掀起的革命斗争重,把剪辫子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清政府还将辫子作为评判标准,没有长辫的就按革命党人捉拿。

清朝的灭亡已成定局,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没有免去「剪辫之苦」。在1925年清点紫禁城中的皇家财产时。曾在端凝殿发现了一个帽盒,上面写着:「宣统十三年闰五月初三日上交辫子一条」,里面是一根从发根处剪下的辫子。这根辫子的照片出现在1931年的《故宫周刊》上时,说明中称它为「溥仪之发辫」。

辫子的历史结束了,满清也就结束了。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