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文坛,论言辞之犀利,鲁迅先生列第二,无人敢列第一。他的不少名言至今被广泛引用,读来往往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而众所周知,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剖析向来辛辣、一针见血,没有半分委婉客气,一个人风格太过鲜明了,集赞誉批评于一身几乎是必然的。
那么鲁迅究竟说过哪些批判国人劣根性的话呢?如今重看一遍,还是感慨不已。
“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谈到,国人不敢正视一些事情本质时,往往会自我欺骗。编造出一条逃避的道路,将它粉饰成正路,而后心安理得地举起大旗。就像亡国,遭劫,不幸发生了,不去追究这件事的根源反而将重点放在歌颂遭劫的忠臣烈女上,从受害者身上找出一些可自我安慰的地方,然后继续逃避,不敢正视,自然也就谈不上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了。
“爱破坏”
鲁迅说过,在中国,公共的东西总是很难保存。外行搞破坏,内行就偷。“......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鲁迅举了张献忠和李自成的例子佐证,李、张两人都想做皇帝,但李自成捷足先登,而皇帝怎么能没有民?于是张献忠将这怨气发泄到民身上,才有了屠蜀的事。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但日常生活中看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想尽办法去破坏别人优势的,其实也不少。
“缺少反抗精神”
这一句比较耳熟了: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我看到有人反驳:对于比自己强大的人,为什么要去强碰?那不是傻吗?挑更弱的人下手才是常情啊。其实鲁迅所说的不是干架,而是精神层面上面对不合理的高压时,勇敢者会奋勇反抗不畏险阻,而怯懦的人,只要自己还能在别人那里找到优越感,便得过且过,甚至以伤害弱者为乐。
“喜欢抢先”
“上落电车,买火车票,寄挂号信,都愿意是一到便是第一个。”我猜鲁迅一定见过不少插队的人。这个喜欢争第一,大概也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吧,争先的氛围常见,家长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互相比成绩,比补习班,亲戚之间可以比儿女工作,陌生人也能比谁赚钱多,比来比去累人,但就是喜欢那点领先的虚荣心,或者先到占便宜的满足心理。
“迂腐折中”
在《无声的中国》中,鲁迅谈到了国人的“中庸之道”。一般情况下,平和改变人们总是不愿意接受,唯有抛出一个更激烈的主张,两相对比,大家就愿意选择那个平和的了。比如你要在屋顶上开窗大家不乐意,要是提出把屋顶拆掉的话,开窗,没问题。这有点类似于要抽鞭子才肯往前走路,不受到刺激,就不想着往前进步。
“欺软怕硬”
欺软怕硬的人往往是卑怯的,正如鲁迅在《华盖集》中说:对于羊显凶兽相,对于凶兽则显羊相。就像一个丈夫,在外面也许会对上级摆谄媚样,对同事和和气气,唯独回家中对着妻子,就大摆威风,一定要显出男子汉的气概来,不欺人就不觉得自己是强大的,殊不知这正是缺少理智和自信的表现。
“极度的爱面子”
鲁迅专门写过《说“面子”》,这名词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国人爱面子是事实,很多人只要保持了表面上过得去让人看得起,背后再苦再难,再耻辱不甘,都是次要,总之要为面子生存,连酒局都有面子讲究,对不喝酒的人,一句“不给面子”就成了杀手锏,面子这东西太奇妙,让人为难。
“依赖精神胜利法”
这一说法主要来自鲁迅代表作《阿Q正传》,阿Q是鲁迅提炼了民族病态特征后创造的人物,他受到欺负,不懂反抗,靠自我安慰来获取精神满足,自轻自贱;他还会将自己的痛苦转移到别人身上,这样他就高兴了,觉得自己不那么痛苦了;阿Q还有个特点,保守,凡是不符合他认知的东西,就觉得不合理。
“幸灾乐祸,站干岸,不关己事,便随意指手画脚”
在杂文《死》中,鲁迅提到: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一旦发生什么大事,喜欢围观的人多,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他人不够宽容,要求受害者完美的人更多。现在我们常常提起的“受害者有罪论”便是鲁迅批判的一点,有的人,当灾祸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便喜欢要别人宽容,甚至为犯罪者辩护,这种情况如今依然很多。
“缺少个性”
鲁迅认为,在旧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受到封建压迫的国民缺少自己的思想,随大流过麻木不仁的日子就满足了,对革新甚至会感到排斥,“个人之性,剥夺无余”。甚至,士大夫读了书本该有思想,但他们却用自己的笔去粉饰太平,歌咏黑暗,棱角被完全磨平还自认为是适应环境,其实人本就该保有基本原则,否则,也不能称之为人。
在民国一众文人当中,鲁迅的作品风格最清晰、敢说敢骂,没有顾忌,字字直指人性深处的弱点,对现实的解析堪称最到位,这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鲁迅风格受大家喜爱的原因。除了柴米油盐,人还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头脑才不至于僵硬,不至于被他人思想所牵制。而鲁迅的文字,就是最好的清醒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