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Linux-技术共享

台湾,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传统中国文化

v2-593dbc54d6c5182a04c4b8e1ba2c5bd7_1440w.awebp_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道中庸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

本质上来讲,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不讲这些,对个人孤家寡人、离群背运,对国家,内乱不止、亡国灭种

1. 仁义礼智信

1.1. 仁

1.1.1. 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

1.1.2. 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富有爱心,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

《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

1.1.3. 融洽和谐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1.1.4. 易也,换位思考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

1.1.5. 平等,不要怜悯

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 众生平等的状态,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

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

1.2. 义

1.2.1. 何谓义?

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1.2.2. 宜也

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

1.2.3. 见得思义

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1.2.4. 坚持正义,保持节操。

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重信义可以牺牲生命。任何人,在关键时候不能做出危害国家、民族的事情;在敌人、困难面前,不能变节投敌。在社会上要坚持正义,敢于与丑恶势力做斗争,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作为我们来说,就是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不能阴奉阳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能做俗话说的吃里扒外的事情。

1.2.5. 朋友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

我们要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对待朋友要讲义气,不能出卖朋友,不能损害朋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素质。

1.3. 礼

1.3.1. 事神致福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用珍贵的器物祭祀,表示对“天”的感谢和尊重。

1.3.2. 敬人即为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1.3.3. 尊重

提倡“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1.3.4. 礼仪、礼节和礼貌

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

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

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大到国家的外交,要遵循它;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要遵循它。讲究礼仪、礼节和礼貌,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礼的实际运用,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难怪不讲“礼”的人,人们会鄙夷说他是个“动物”。

1.4. 智

1.4.1. 知是智的古字

先有“知”字,方有“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

1.4.2. “知”的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熟悉到可以脱口而出。

1.4.3. 智者

我们把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人,称为智者,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1.4.4. “智”的要求,是自身能力的“大聪明”,不是“小聪明”

小聪明的人,不是“智者”。“智”首先体现的就是个人的能力。这个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如果都是无才无德的人,这个社会是不会发展的,甚至会陷入民族危机。作为每个人来说,首先要养家糊口,如果没有一技之长,那么不要谈服务社会,恐怕家庭都很难稳定。现在,竞争的形势非常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体现在个人能力上,读了大学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因此,只有强化自身的能力,才能谈得上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

1.5. 信

1.5.1. 信字从人言,言非曰,人言也,乃有定之文也。

以今之概念定义可解为“学说”、“思想”。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信,心里有什么话就直说,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

1.5.2. 信与知对立,

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从他人言而信,进而守礼以近仁。因此言:必信者无义。就是,知道如何做就自己做,不知道,就听别人的,进一步懂礼节,那就接近仁了。

1.5.3. 诚信守法,一诺千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对于一个人来说,更得信守承诺,讲究信用。一个没有信用的国家,一定没有前途,一定会灭亡的;同样,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在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最终被社会抛弃。 当今时下,提倡“忠孝仁义礼智信”,我认为不会过时。如果一个社会,是非混淆美丑颠倒,撒谎骗人不再丢人;盗版书籍层出不穷,山寨产品即为褒义;假唱替身成为家常便饭,走私贩毒受人景仰尊敬;公平正义受到抑制,一个说话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肯定不是重“信”的。

1.5.4. "信"是“仁”的重要体现

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孔子还把“信”上升到国家政权的高度,治国“三要”,即“足食,足兵,民信之”,也就是说,国家的根本,要让人民安居乐业,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护胜利果实,国家要用信用来维系整个统治体系。

2. 忠孝廉耻勇

  忠心、孝悌、廉洁、羞耻、勇敢。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品德之于品性,侧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对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概定;品性之于品格,侧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对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格之于品德,侧重的是风格、人格,更多的是对人的持家理政风格、人格的概定。

2.1. 忠

  赤诚无私 尽心竭力于职责为忠也。古人云:忠者,人格之成也。人无忠则凶,专一之忠为小忠,无逆之忠为中忠,大忠之忠要求忠于道。对社会、国家、事业不存懈怠,不玩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要忠诚、忠实厚道,坚贞梗直,竭忠尽心,做忠良之人。

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是立身之本。现在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

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至少,你不能当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邓小平说的有些人那样,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

2.2. 孝

  善事父母为孝,百善孝为先。故圣人云:孝者,德之基,人格之始也。

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

“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人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

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一个不孝者,他能蒙人一时,却不能蒙混一世一定会被社会抛弃的。

2.3. 廉

  廉为不义财不取也。清廉正直、廉正公平、清白高洁、洁身谨慎、不苟取,不贪污。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廉生威、威生明、明生信。常言道: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汝廉乎?

2.4. 耻

  羞耻之心,亦羞耻之能力也。羞愧、羞辱、羞耻侮辱,违纪违法和侵害他人权益为耻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知耻,继而改之,焉能为君子矣。恭近于礼远耻辱,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至矣。汝能知耻否?

2.5. 勇

  勇者无惧,但是,不要有勇无谋!

3. 温良恭俭让

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学而篇第十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意思是,子禽问子贡:“夫子到一个邦国,必定知道那里的政事,这是他求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提供的呢?”子贡说:“这是夫子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而得来的。即便是他求来的,和别人求来的大概也是不同的吧!”

这里,子贡回答得非常巧妙,孔老夫子是靠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与高尚的品德,来与各国交往的,赢得各国君主的尊重,主动与他沟通政事的。博学多才的孔子带着诸位弟子周游列国,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与理想抱负的,所到之国,必然也会与主动邦之贤者谈及该国之政治。当然这种求与一般人所求是不一样的。

3.1. 温

温从水从昷,昷,送食于囚,适度增加。本意为:适度增加水温,暖水。引申为:适中的温度。古昷、温同。

“温,谓颜色和也。”也就是指对人的态度温和。

赞扬“温”这种品德的成语有很多,如“和颜悦色”、“和气致祥”、“和蔼可亲”、“温柔敦厚”、“温文尔雅”、“温和善良”等。

对人温和,就像接触温水一样,让人感觉舒服,既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烫手,也不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冻手。

温是中庸之道在待人的态度表现,既不过度热情,也不过度冷淡。态度温和的人,就显得平易近人,容易让人接受,愿意沟通。

3.2. 良

良从富从亡,亡为隐藏、看不到。本意为:隐藏着的家室充盈,才能充分之意。

若“发虑宪求善良”,求的不是我们现在概念的“善良”之人,而是有治国之才与执事之能的善人与良人。

这里的良是侧重于思想品质方面的,是善良、美好、高尚、仁义、忠诚等的标志,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衡量它们的标准。

因此,就这五种品德来说,“良”是核心,反应人内在的本性,是本质的东西,是人品的底色与标志,是符合仁义的。

“温、恭、俭、让”则是“良”的自然流露和外在表现形式。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就没有真正的“温、恭、俭、让”,只能是虚伪的装腔作势。

大公无私就是仁,就是良。

3.3. 恭

恭《尔雅》:恭,敬也。“恭”在古代汉语中,本义指“严肃”,包括容貌的端庄,对别人的谦和以及做事认真不苟等。按:先秦时期恭、敬就是现今礼节、礼貌的概念。

恭受礼所节制,以现今的概念就是礼也得按规定而行,不足不恭,恭过则谄。

孔子主张对人要端庄诚恳,表里一致,反对巧言令色,那种以花言巧语,装出伪善面孔的虚伪态度是“可耻”的,正所谓“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恭”是表象,“敬”是本质。

“恭”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和“敬”字趋于一致,“恭”和“敬”成了同义字,“恭敬”两个字,自然也就形成了稳固的词组。

“恭敬”一词除了包含“恭”所固有的态度端庄、对人谦和等意思之外,则更着重表现为对同志特别是对长者的尊敬。

在我国历史上,“桥下拾屣”、“程门立雪”这类尊长之例枚不胜举,这种恭敬对待长者的道德后来又逐渐推及到同志、同辈乃至一般人的相互关系中。所谓“相待如宾”,正是一般人之间互敬互尊的形象化说法。

“敬人者,人恒敬之”,已成为了人们相互关系的生活准则和信条。

3.4. 俭

俭从人从佥。佥为两边、两面。本意为:前后一致。凡从佥的字皆有佥之两面之意。若剑即为两面一致的刀;捡即为以手提起使其两面可见;检即为查木之内外等。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勤劳纯朴的中国人民不仅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而且以勤俭持家誉满世界民族之林。纵观历史,大凡有识之士,清廉官吏,皆“性不喜华糜”,而“以俭素为美”。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十分提倡节俭,他的帐子门帷坏了,就补补丁,坐垫的茵褥,只要它还温暖,就不镶边绣花。西汉“飞将军”李广战功卓著,位尊禄厚,但一生“家无余财”。司马光“恶穿官服、行不喜华靡”。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史书上是很多。俭,作为一种美德,只属于情操高尚、纯洁无邪的人,它与那些整天追求纸醉金迷、荒淫糜荡生活的人是毫无缘分的,因为一个人如果一味追求奢侈,便欲壑难平。司马光说:“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妾用,丧家败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恶之大也。”司马光的话是千真百实的。现实中,我们还没见过那些利令智昏、不择手段、贪赃枉法而最后身败名裂堕落成人民罪人的例子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龌龊陷渠沟”。

3.5. 让

让从言从襄。襄为埋种扣合使二为一,增实于其内也。因此谥法云:辟地有德曰襄。本意为:相责以推贤。《说文》:相责,让也。《国语·晋语》让,推贤也。

民逐利,以利驱之,君亦人也,闻政以利国而求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让”字含有退让、谦让、辞让的意思,“厚人自薄谓之让。”可见,“让”字里面包含着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讲道德,克己为人,顾全大局的丰富内容。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许多让的佳话,如“尧舜让位”、“王泰让枣”、“孔融让梨”、“相如让廉颇”“六尺巷”等。“让”作为一种精神,是国家加强安定团结的胶合剂。如果都能从大局出发,宽怀让人,美德就会蔚然成风,大家就会感到温暖,社会问题就会减少,构建和谐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缺乏让的风格,相互间斤斤计较,白眼相视,攥拳相持,那社会生活的车轮就不能正常运转。其实说到底,有的人之所以不“让”,主要还是怕吃亏。让,是要吃一点亏的,但作为情操高尚的人,还是应该有敢于吃亏的精神。

《后汉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曹节的邻居丢了一头猪,恰好与曹家的猪相似,就去曹家认领。曹节不同他争执,把猪让给了他。后来,邻居丢的那头猪自己回来了,猪的主人十分惭愧,把错认的猪还了曹家,曹节“笑而受之”,一点也不生气。曹节虽然暂时吃了一点亏,但却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敬。当然,也不是一味退让,无原则礼让,孔子又说过,当仁不让。让与不让,要依据仁义大道,按中庸之道。

4. 中庸

《史记》中说,《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做。《中庸》原本(成书于汉儒的)《礼记》中的一篇,后来被宋儒独立成书,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中庸》在儒家经典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有人甚至称《中庸》、《大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与《心经》、《金刚经》在佛家经典中的地位,类似。为众经之纲、众经之胆。

“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完成。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用“中”的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 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学习儒家文化,《中庸》是一把重要的钥匙。可惜的是,在前人的误导下,世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与认识,存在着普遍的偏差。以至于儒家先祖指导儒生养成刚正不阿、中立不倚君子人格的理论,被后人理解为不左不右圆滑处世之道、折中主义、懦夫哲学(鲁迅语)。

《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中庸》的价值观。直译就是:天命就是性,顺着性就是道,修习道就是教。意思是,教育,就是修习顺应人性的本领,顺应人性就是人的天命。省去中间环节,《中庸》认为,教育,就是唤醒人性、良知。

4.1. 儒

所谓儒,人之需也,为人日用之所需,必是顺应人性的。人性就是道,应当顺着人性做事。违背人性的事,儒者不能做。这就是儒家士君子之行。

人性是天生的,为什么还要教导学生,唤醒人性、顺应人性呢?《易》里有句话,“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需要后天的教育。

《中庸》反复讲,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这个“性”,是内在的东西,人或者物内在的东西。

4.2. 中

4.2.1. 动词含义

“中庸”里的“中”首先是“适宜、合适、合乎一定的标准”的动词含义。

这个含义我们今天也在用,读作zhòng,如“你这话很中听”的中就是这个含义。

在儒家典籍中,如:“孔子曰:‘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指乎’”,《孟子尽心下》这里的“中”就是适宜、符合的意思,《礼记·中庸》说圣人“从容中道”,《大戴礼记·保傅》说:“化与心成,故中道者性”,所有这些“中道”都是中于道,合于道的意思,和折中调和、中间道路,没有直接联系。那么,儒家的“中道”究意是指“中”什么“道”呢?这个“道”就是“礼”,儒家所谓的“中庸”应该首先指的是适宜,符合“礼”的行为。

4.2.2. “中”字在先秦古籍中的常见字义有三:

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

二、指适宜、合适、恰好、合乎一定的标准,用作动词,也即“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的“中 ”;

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以前之所以有人会把“中庸”简单地理解为折衷主义或调和主义,就是由于仅仅从第一种字义上来理解“中庸”的“中 ”。

但笔者认为“中庸”的“中”与上述三种含义都有关系,只有把这三方面的意思贯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的含义。

4.2.3. 先秦用“中”的思想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

《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故乃明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咸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的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也即严格地中于法律 (刑书)所制定的标准。这里的“中”同无原则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搞折中调和毫不相干。“中”是有原则的,既然要中于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 ”、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的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正因为“中”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的标准意思,因而这个标准本身有时也可称之为“中”。《荀子·礼论》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训为“中”。

如果我们从中于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郑《笺》曰:“极,中也。”可见“中”与“极”一样,都是指一定的标准、准则。

《尚书·洪范》有“皇极”一畴,传云:“皇,大;极,中也。”孔颖达《正义》也指出:“极之为中,常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需合于“皇极” 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而反对“偏”、“陂”也正是在“皇建其有极”的前提下进行的。总之,建“极”与有“中”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4.3. 庸

“庸”在这里做用、讲,“中庸”的含义就是使自己的行为为适宜、符合实用。也就是符合“礼”。在《礼记·仲尼燕居》中:“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道……子贡越庸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由此可见孔子所谓“中”是以“礼”的要求为标准的。“礼”,儒家所谓的“中庸”应该首先指的是适宜,符合“礼”的行为,“庸”在这里做用、讲,“中庸”的含义就是使自己的行为为适宜、符合实用。也就是符合“礼”。

4.4. 中庸

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发明了儒家的“中庸”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而提出的。

儒家伦理学的“中庸”说同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的不同,就在于儒家对“中”的标准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

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合宜,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

“孔子曰:‘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孟子·尽心下》)这里所谓“中道”,不能简单地只理解为中间道路。“中道”的“中”也有适宜、符合的意思。孟子也提到“中道”,《孟子·尽心上》说:“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这里可以明显看出,所谓“中道”,就是要象工匠做工要中于绳墨,射手调弓要合于彀率一样,符合“道”的要求。《礼记·中庸》说圣人“从容中道”,孔《疏》解释为“从容闲暇而自中乎道。”《大戴礼记·保傅》说“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王聘珍注云:“中,适也。”所有这些“中道”,都是中于道,合于道的意思,和折中调和、中间道路风马牛不相及。儒家反对过与不及,也正是相对于是否中于“道”这一前提而言的。

又如荀子曾说:“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荀子·儒效》)荀子所说的“中事”、“中说”,也决非折中之事,调和之说。这里的“中”也跟“中道”的“中”一样,应解释为合宜,合乎一定的标准。“中事”、“中说”也即合理之事,合宜之说。

4.5. “中”以什么为标准

具体来说,儒家的“中”以什么为标准呢?按照孔子、荀子等的说法,这个标准就是“礼”。

《礼记·仲尼燕居》篇记载了孔子与弟子们的一段对话:“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贡越席而对曰:‘ 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由此可见,孔子所谓“中”,是以“礼”的要求为标准的。

后来荀子也说:先王之道“比中而行。曷谓中?曰:礼义是也。”(《荀子·儒效》)儒家常用射箭来比喻德行的“中”之与否。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这一点在《礼记·射义》里讲得最具体:“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儒家所谓“中”,就是要求人们符合“礼”的道德准则,中于礼对自己的要求。

但是孟子和《礼记·中庸》一文对“中庸”的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中庸》对“中庸”说的补充在于它增加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样一层含义。这样一来,“中”就与人所固有的含而未发的内心状态联系了起来。

本来,在先秦典籍里“中”字也常常用来指人的内心世界。如《礼记·乐记》所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左传》所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都是。但《中庸》用这样一个“中”来指含而未发的喜怒哀乐之情,是有其特定的用意的。它是要说明:“中”的要求,也即礼的道德准则,是根源于人的含而未发的内心,也即根植于人所固有的“善端”的。这样一个“中”,实际上相当于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进一步深入体味,还可以发现,这个“中”既是内在的,也是超越的。《左传》成公13年引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尧对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论语·尧曰》)这可理解为“中”乃天所授予。由此可见这个“中”不仅是人心,而且还是天地之心,实际上也就是《中庸》“天命之谓性”的那个“性”,或孟子所谓“本心”。

这样一个“中”字就把儒家所谓“内外之道”贯通了起来:

一方面,“中”是内在的,指人内心的某种主观状态,也即含而未发的内在要求;

另一方面,“中”又是外在的,也即表现于外部行为上的“中节”、合于礼。

二者又是相统一的:内心之“中”正是行为“中节”的前提,而行为的中于节,则是内心之“中”的外化,对象化。同时这个“中”也把天道与人道贯通了:因为它一方面是内在于人心中的,另一方面却又是受之于天,是天所赋予的“命”,其实也就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的和必然的要求。

《中庸》一文的主要内容,正是在这样一种内与外、天与人的关系上,反复阐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认为“忠恕”的含义是和中庸之道差不多的。“忠”也就是要存养省察内心之“中”;“恕”则是要发而为外在道德行为的“中节”,也即用礼的要求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内省不疚,无恶于志”,达到内心的“诚”。这也是说的含而未发之“中”的修养。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 ”,“暗然而日章,渐渐外化为行动中的“时中”、“中节”。

4.5.1. 钥匙

理解《中庸》的钥匙,是一句话,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句话大有讲究。

从发展脉络上看,“未发之中”,争议甚多,甚至成为儒家第一难透底关。作为一个指导儒生修养人性的文章,竟然演进发展成后世争论不休、百思不得其解的玄学,宋儒显然引错了路。

关键是对句子里面“中”的理解。

窃以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不是通常理解的左中右的中,而是“心中”、“水中”之“中”,指人心、内部的东西。

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显露出来之前,深藏于人的内心世界(心中)。人的情绪可能会受到外部世界现实的影响刺激显露出来,也可能自发地(别人看来无原由的)显露出来,当人的情绪显露出来,如果做到与外部现实相和谐,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该快乐的时候快乐,该悲伤的时候悲伤,这就是“发而皆中节”之“和”。

人的内心世界活动变化,是人所有情绪和行动的根源、根本。而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相和谐,是人快乐幸福的不二法门。人能够表里一致,才有真正的快乐。所以说,《中庸》讲人性修养,核心要义是通过人的自我修炼、自我成就,达到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相和谐。包括:人内心世界(各种欲求)的一致性(内心平衡),以及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相和谐。做到这些,一个完整的、完美的人格,就形成了。在万事万物之间,人在精神上、物质上,自然就一种自洽的、平衡的和幸福的状态。

我们扪心自问,人性修养达到这个目标,还是很难的。内心的煎熬这一关,多数人都通不过。其实,内心的煎熬,就是内心世界各种欲求之间无法平衡,就是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致中和”,“中”为体,“和”为用。《中庸》倡导的方法论,就是内外协调一致,合二为一,体用不二。

4.5.2. 以“三达德”行“五达道

《中庸》又提出要以“三达德”行“五达道”。“三达德”即“智、仁、勇”三个最基本的道德萌芽,“五达道”是指“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五种社会道德伦常关系,也就是儒家所谓“礼”的主要内容。以“三达德”行“五达道”,同样也是说的内心道德存养与外部行为中于礼之间的关系。《中庸》也用了“射”的比喻来说明它的中庸之道:“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射中射不中,看起来是个外部行动,但“中”之与否的根本,却在于自己内心是否有这个“中”,在于自身是否达到了“中”的水平。内心之“中”的功夫不够,发而为外部行动,则不是“过”,就是“不及”;不是“偏”,就是“倚”。所以射而不中,不能怨天尤人,只应该“反求诸己”。《礼记·大学》云:“诚于中,形于外,”“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易传·文言》在论述坤卦“六五”这一中爻的含义时也说:“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都可以与《中庸》所阐发的这种“中庸”之道互相发明。

内心之“中”与外部行为“中节”两者的圆满统一,《中庸》就称之为“合内外之道”,“致中和”。“致中和”的结果不仅能使君臣父子各处其位,而且可以参天地之造化,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因为“庸”字,就有“用”的意思。

《中庸》在“一篇之体要”的首章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完整地表述了作为伦理道德观的儒家“中庸”说。

4.5.3. “中庸”的“中”还有中间、中等的意思

当然,不可否认“中庸”的“中”还有中间、中等的意思。如所谓“执两用中”的“中”。又如“中庸”相对于过与不及、“中道”相对于狂与狷,确实是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因此,儒家通常反对走极端,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寻求比较适中的解决方案。如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既不要太“进”,也不要太“退”(“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既要“尊贤”,又要“容众”;既要“嘉善”,又要“矜不能”;既要“尊德性”,又要“道问学”;既要“致广大 ”,又要“极精微”;可以“乐”,但不能“淫”;可以“哀”但不能“伤”;可以“怨”,但不能“怒”,等等。这都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办法。

但是,这样一种中庸或中道之所以是正确的,并不只是因为它处于两极的中间,而是因为它合于内心之“中”和外在之“节”的标准。虽然我们可以说,处于两极之间的选择通常会是比较正确的,但却绝不能说凡是处于两极之间的选择都绝对正确的。因为其正确性并不是由其“中间性”决定的。

一般的理解,中庸是折中调和。这种理解大体上来源于宋儒。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过渡到朱熹,就成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他又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在朱熹那里,“中”,就成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无所偏倚”,即折中调和的意思。

好像是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历史喜欢和人们开玩笑,常要进入这个房间,却往往走进了另一个房间。

宋儒对中庸的理解,使后世学者,跑进装有儒家修养身心的看家心诀隔壁的屋子里,面壁了千余年。

折中调和,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

4.5.4. 权

先秦儒家还提出一个“权”字来作为“中”的补充。“权”的意思本来是指秤锤,秤锤的位置是灵活的,它根据不同的重量在秤杆上移动不同的位置,这个位置当然不会永远处于正中,但却永远应当是处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

“中”正是要和这样一个灵活的“权”相配合。“权”的思想在儒家之前也已出现。《吕刑》在解释“刑之中”时曾说:“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这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地掌握标准,采用轻重不同的刑罚与之相适应,求得刑罚的合宜。

儒家“中庸”说也继承了“权”的因素。孟子对“汤执中”持赞扬态度(《孟子·离娄下》) 而对“子莫执中”却颇有微词(《孟子·尽心上》),其原因就是子莫“执中无权”,缺乏灵活性。孟子称赞孔子为“圣之时者”,则是因为孔子能根据一时一地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孟子·万章下》)《礼记·中庸》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这就是说尽管一时一地的具体情况不同,但君子却能灵活对待,随时做得十分合宜,言行中乎道德规范。

“中”与“时”的关系,也就是“中”与“权 ”的关系。同样,儒家所谓“时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也决不意味着放弃道德规范的根本原则。这就是所谓“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

4.5.5. 合内外之道

总的来说,所谓“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人性、本心)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在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中寻求“中节”,也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表达与实现。这也就是《中庸》所谓“致中和”、“合内外之道”。如果人们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处地这样做,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6. commonsense

“中庸”的确往往是介于两极之间,其效果看上去通常是很平常的,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是卑之无甚高论,只是commonsense 而已。不如极端的言行和主张那样,或使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或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中庸”只是平常道理,“庸”字也有平常、普通的意思。但中庸却决不是平庸,而是在平常普通中见出“极高明”,在平凡中体现出伟大。因为中庸所要坚持的是合于内在尺度和外在要求的正确道路。

4.7. 胆量和勇气

因此,坚持“中庸”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要比不负责任地唱一点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极端的调子难得多。荀子曾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荀子·性恶》)可见要做到“中”。并不象做个和事佬那样轻而易举,需要的倒是胆量和勇气。

《中庸》所说的“中立不倚”,也决不是一种保持中立的骑墙派主张,而是儒家所标举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君子节操。这一点联系《中庸》上下文就可以明显看出:“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可见“中立不倚”就是说“中”的道德信念和准则一旦确立,就永不偏离,无论治世乱世、有道无道,君子都要坚守信念,保持节操,“至死不变”。

孔子提倡“死守善道”,说“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曾子说:“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荀子说:“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荀子·性恶》)《礼记·儒行》说:“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坚持“中立不倚”,不调和,不妥协,正是儒家一贯的优良传统。

从尧所谓“允执厥中”,舜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到孔子提出“中庸”之德,再到《中庸》一文全面阐述“中庸”思想,以后历代许多儒家思想家也一直继承着这样一种中庸之道的传统。甚至在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家那里,中庸思想也有所表现。如庄子所谓“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庄子·达生》);“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韩非子所谓“去甚去泰,身乃无害”(《韩非子·扬权》);《管子·宙合》篇所谓“中正者,治之本也 ”,《白心》篇所谓“和以反中,形性相葆”等等,都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相通之处。

4.8. 用中

《中庸》是儒家修身的学问,核心要义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用中”。达到“用中”的途径有二,一是“慎独”,二是“诚”。

《中庸》全篇主旨,意在指导儒生,养成刚正不阿、中立不倚的君子人格。儒家认为,君子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在任何环境中都要坚持原则,不同流合污。只有在个人道德修为上,做到择善固执,才能通过“道中庸”而达到“极高明”的境界,成为万众景仰的圣人。

修养练习的核心,是内心的成熟。成熟的标志,首先是内心平衡,内心世界的一致性。如何达到?《中庸》指出了方向。如“君子和而不流”、“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等。

《中庸》讲授的修习之道,是将个人身心修为,与外在事物以及天地万物连接起来,相合相生,将思辨与践行统一起来。所谓“中和”,就是自己与他者的协调一致。

4.8.1. 慎独

慎独是儒家心法。一般的理解是,慎独是个人修养方面的要求,人前人后一个样。这是不准确的。独应当是指“未发之中”,指未与外物接触,或自觉地阻断对外物的知觉时,内心的想法,独即本心。

儒家讲诚意功夫,诚意在毋自欺,毋自欺只在慎独。

儒家的慎独功夫,大体有三个层次。

一是自省。借助外事外物修炼,吾日三省吾身,有没有干坏事,有没有做违心的事,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慎独首先是要有恐惧心。“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小土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二是直指内心,扪心自问。自我修炼,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是这样吗?然后诚于内,形于外。

三是虚其心。把心里装的所有东西都倒掉,把心掏空,达到一种澄明的状态。打个比喻,人心似镜,初心光洁明亮,后受外事外物侵扰,日渐斑驳陆离。修炼的目的就是要去除尘世之垢,回复光洁明亮。(对外事外物)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上述三个层次,虽觉得言不及义,但还是大胆地讲了出来。是否如佛家所言,不可说,不可说。因为一说即错。

4.8.2. 诚

儒家讲,诚是为人根基。

诚,来自对天道的体悟。

天之道,日月之行,四季更替。日月之行,太阳升起月亮落下,太阳落下月亮升起,一日之内,循环往复,从不爽约。四季更替,一年之内,春夏秋冬,该什么时候出现什么,就必然出现什么,有条不紊,一点儿也不出差错。这些就是天之“诚”。

古人法天,曰诚。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把诚作为行为的最高准则。至诚如神。

所谓诚,不自欺,不欺人。首先是不自欺,然后还要不欺人。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不诚无物”。

4.9. 不是“中间”的“中”

“(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里的“中”,不是“中间”的“中”吗?不是的。世事循环往复,无头无尾。所谓两端,不是左右、上下、是非、黑白之意,而是事情的由来和去处。了解清楚了事情的由来与去处,顺着事情自身的逻辑和道理,就能处理好当下之事。

《庄子》也有类似思想,“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这里“中”,就是事与物的“中”,事与物的“性”,西学所谓规律的意思。

不要总是强调,这是西方的学问,那是东方的学问。真正的学问,是不分东西的。分东西的,就不是真正的学问。中学西学,只是学问外在的形式与表现,不应有本质上的区别。学问的实质,真理只能是惟一的。这段话是王国维先生在《国学丛刊序》一文中表达的意思。

4.10. 物极必反

可以说中庸之道已成为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一种思想方法和道德品性。中国人有一普遍的共识,即认为“物极必反”,也就是说,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而只有中道才是常道,才能持久。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若能坚持中常之道,则可能有持久的发展与进步。若总是在两极之间跳来跳去,则民不堪其苦,国不堪其乱。

然而,坚持中常之道却也不易,往往要受到来自两个极端的夹攻:左的说你太右,右的说你太左;激进的说你太保守,保守的说你太激进……因此,坚持中常之道,需要冷静清醒的头脑,稳健笃实的品格,坚韧不拔的毅力。孔子之所以说“中庸”是难能可贵的“至德”,“民鲜久矣”,原因恐怕也在于此。

4.11. 中式思想方法

总之,“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追求中常之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不走极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稳健笃实的民族性格。

多读《中庸》,读懂《中庸》,极高明而道中庸。就会理解现实世界的合理性,并居之安然,心安理得地活下去。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如果人世是一片汪洋大海,《中庸》,就是海面上漂浮的渡船。

理解《中庸》,就会知道,真正的儒者,一定是一个积极的人生。积极的人生,一定来源于人内心“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那股冲动。顺势而为,目标就是“致中和”。

折中调和,曲意逢迎,是对中庸之道、《中庸》精神的亵渎。

5.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论语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论语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6.[论语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论语中“礼”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2.[论语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3.[论语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4.[论语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评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5.[论语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6.[论语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7.[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8.[论语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论语中“智”的名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译】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论语中“信”的名句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8.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