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Linux-技术共享

还记得广州的公用电话卡吗?

最有收藏价值的硬分币,今天我们再说说另一种藏品——电话卡。

不少人家里都能找到这样的公共电话卡。(图片来自网络)

曾经,广州的街头巷尾布满了整齐划一的公用电话。然而,随着手机的普及,街头的公用电话越来越少人光顾,在街头鲜亮而又孤零零地站着。

随着手机的普及,公共电话亭越来越少人光顾。图为滨江东路一处公交车站的公用电话,虽还能使用,却几乎无人问津。资料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陈忧子 实习生 冯其龙 摄

与街头公共电话一同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还有这些曾经塞满整整一钱包的电话磁卡、200电话卡。随着这些电话卡的存世量越来越少,收藏价值开始凸显。

据报道,一套1987年发行的公用电话卡,近期价格涨到了二三十万元。

这套卡近期价格涨到二三十万

从1994年8月,电信总局发行了首套全国通用卡,到新世纪初手机普及,这二十多年里发行的电话卡不计其数,什么样的电话卡才最有收藏价值?

据羊城派报道,“集卡同样物以稀为贵,1987年发行的‘广州市磁卡公用电话开通纪念’的田村卡,一套四张,近期涨到了二三十万元,就因为存世量很少,全新品相好的,全国都找不到一两套。” 广东卡类收藏专家赖叶平表示。

1987年发行的‘广州市磁卡公用电话开通纪念’田村卡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据介绍,根据储值方式的不同,在我国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的电话卡可以分为三类:磁卡、IC卡和200电话卡。其中,磁卡又有田村卡、欧特佳卡、GPT卡、太科卡四种。

在收藏市场,使用最早的田村卡收藏价值最高。

什么是田村卡?

所谓田村卡,其实是集卡者对日本技术磁卡的通称,因为相应的磁卡电话机是由日本田村公司及其协作企业制造的。

相比其他电话卡,田村卡的磁卡较薄、重量轻,卡面印有度数及面值,使用时卡机在价码标尺相应位置打孔示意余额。

1994年发行的“地图测试卡”田村卡。(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猜出田村卡上的导盲口有什么用,其实是为了便于当时人们夜间摸黑打电话时可以掌握卡片的插入方向。

1991年以前发行的早期卡,发行量一般在5000枚以内,自然消耗量大,第一批集卡爱好者也还没有发展起来,存世量少,目前市场价格都很高。

当然,也不是所有早期卡都非常值钱。

比如1995年发行的“乙亥年生肖猪”田村卡,是首张生肖电话卡,发行量100万张,虽然90%已经被自然损耗,但当时已经有人成盒囤积收藏,所以现在的市场价值并不是太高。

1995年发行的“乙亥年生肖猪”田村卡,是首张生肖电话卡。(图片来自网络)

电话卡记录时代变迁

很多人家里还留着一些以前打电话的磁卡、200电话卡,就像留着自己的一段往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出务工的人都是通过电话卡给家里打电话,每张电话卡里记录了他们外出务工的辛酸苦辣,也记录每次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公用电话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1984年,深圳率先引进瑞士磁卡电话机,发行了首枚电话磁卡——“红话筒”。随后,各地纷纷开通磁卡电话,一大批设计精美的电话磁卡诞生了。

1994年8月,电信总局发行首套全国通用卡;自1996年1月1日起,各地方电话磁卡均停止发行,以统一发行的“中国电信电话磁卡”(即全国通用卡)取代。

1997年发行的庐山风光田村卡,一套6张。(图片来自网络)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