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al2359(2年前 (2023-02-06))
求科学离线插件,谢谢![email protected]
评:改版梅林固件安装SS【shadowsocks】科学上网插件教程al2359(2年前 (2023-02-06))
求科学离线插件,谢谢!!!
评:改版梅林固件安装SS【shadowsocks】科学上网插件教程
关于侧重内循环是世界经济强国的必然逻辑选择的论述,还是很deep啊, 突然理解了川普对各国强加关税,不在care对外经济,还有中国国内开始侧重内循环的选择, 都是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 欧盟做一个经济体的话,也是如此逻辑,
黄奇帆演讲大纲:
中国并不打算收紧开放,反而要让国内和国际市场更紧密地连通、互动,摆脱过去“内贸”与“外贸”分割的老路,让它们在制度和业务层面更加统一,企业能同时兼顾国内外市场, 未来会加大服务贸易比重,目标是让服务业和货物贸易齐头并进;“一带一路”更关注国内各区域的开放平衡,让内陆也能搭上对外贸易的快车;RCEP倡导的“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将进一步延伸到全国,不只局限于某些自贸试验区, 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将从过去的“审慎”改为“有序”,希望能让人民币地位与经济实力相匹配,面对美国等外部不确定因素,中国也有相对成熟的应对策略,包括充分利用庞大市场、完善产业链、金融“护盾”、科技创新以及“开放到底”的基本态度,
以下是演讲全文
按照会议的主题,我就新格局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特征、新趋势跟大家做个沟通,这个主题里边有三个新,首先是新格局的内容,第二是开放的新特征,第三这十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新成就和新趋势,首先讲一下新格局,在我们国家现在的场景里,新格局不是一个简单的新事物的形容词,而是一个特定定义的内涵的一个词,这就是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格局,所以这个新格局是有特定内涵的,是我们党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的一个时代的特征,
那么外循环内循环是什么含义呢?在国际上通行的一个说法,就当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包括它的货物贸易加服务贸易,总之进口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如果这个比重超过60%,那么它是外循环为主体的国家,如果这个比重低于40%,也就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低于40%,那么这个国家是内循环为主的国家,那么我们对我们国家来说,1950年到1980年,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大体上在10%以内,比如1980年中国GDP是两千多亿美元,我们的进出口贸易是200亿美元,不到10%,那时候我们是一个相对比较绝对的内循环为主体的国家,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从80年以后,我们按邓小平老人家提出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方针,中国进入到一个利用国际的资源,国际的资本,对中国经济进行发展,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策略,在那个阶段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占到了GDP60%以上,
2006年中国在进入WTO以后的六七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上升到了GDP总量的71%,其中货物贸易占64%,服务贸易占7%左右,加在一起占71,当然是一个外循环为主的国家,那么我们现在是多少呢?比如去年中国的进货物贸易进出口的货物贸易6万亿美元左右,那么我们的服务8000多亿-9000亿美元左右,加在一起就是7万亿美元不到,折算成人民币,四十多万亿,50万亿不到一点,那么我们GDP,是126万亿,所以去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占GDP比重是38%,是内循环为主,因为进出口贸易在40%以内进入了内循环为主,
那么大家会想,我们怎么会从新世纪初2010年前的70%以上,现在降到了38%呢?是不是因为特朗普打贸易战,拜登搞小院高墙,从中国撤资,拉帮结伙使得我们进出口萎缩了,是不是我们疫情下在新冠病毒冲击的过程中使进出口的产业链、贸易链受到了障碍,所以进出口萎缩了,如果大家这么想呢,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因为中国实际上在2016年进出口贸易已经降到了38%,就是2016年那一年我们降到了38%,
之所以能够成功的下降,进入到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是因为从07年的时候,美国出现了全球金危机,造成了欧美的资本市场、资金市场各个方面收缩了至少10万亿美元的一个经济规模,造成了巨大的海啸般的世界经济冲击,这个过程中,欧美对中国的进出口的市场规模需求大幅度萎缩,中国从80年到06年一直是两位数的进出口贸易增长,那个阶段几年,就降到了5%以内,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启动了一个对冲世界经济危机冲击的一个措施,启动了4万亿投资的概念,现在看,我们一百多万亿GDP,4万亿好像不那么多,但是在2005,2006年,中国GDP是二十几万亿,二十几万亿的时候,你启动了一个4万亿,这个比重差不多接近20%,相当于现在一百多万亿GDP,你如果启动一个20万亿的投资计划,那就不得了的一个计划,所以当时中国政府的战略举措刺激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GDP增长始终保持10%以上,当时2010年是11.5%的增长,所以中国GDP保持两位数增长,进出口贸易四五年萎缩到4%到5%的增长,一进一出,我们GDP和进出口贸易的比重到了55%,也就从71%降到了55%,我们进入了十八大,
2012年十八大以后,中央政府提出了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个新常态其实就是审视做事不再那么依赖国际贸易来拉动经济,更多的要依靠国内的内循环、国内市场、国内大市场的建设来推动,所以当时的发展战略也进入到了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而不是像原来几十年出口拉动、投资拉动、消费拉动的那个逻辑,所以在这么个背景下,我们主动的又收缩了,内需外循环的比重,到2016年达到了38%,又比2010年下降了17%,
内循环外循环在世界上有个基本的逻辑,凡是发展中国家要超常规发展的,更多的依赖外循环,一旦进入世界经济强国,凡世界经济强国你去看通通都是内循环为主,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个50年任何一年的年份你去算他这个账,它的进出口贸易都在GDP的25%左右,去年美国人的GDP27万亿美元多一点,它的进出口货物贸易5万亿,服务贸易1.9万亿,大账加起来7万亿不到一点,进出口占它的GDP26%左右,
欧共体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一个群体,这27个国家去年GDP是17万亿美元多一点,它的货物贸易加服务贸易五万多亿美元,总之在30%多一点,日本,你可以算它两倍,1945年到75年,日本在推进从他的战败国国民经济机器被打碎的状态下重新振兴它,三十多年他是出口导向外循环为主,进出口贸易占GDP的70%多,最近的三十多年,它成了世界经济强国,它的进出口贸易始终占GDP的35%左右,
我讲这一段意思就是说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到了新的阶段,我们在80年到2000年到2020年是邓小平老人家说的形成初步的小康社会,到2000年我们人均GDP到1000美元,2020年我们实现全面小康,人均GDP到了1万美元以上,今后30年,中国将进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阶段,在这个意义上,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循环战略当然会发生转变,是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是我们国家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内在选择、必然选择、主动选择,所以在16年前就形成了内循环为主,
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概念,如果16年的时候我们还是70%多的外循环,然后特朗普搞贸易战,拜登搞脱钩,想跟我们搞投资搞封锁,如果我们70%多在贸易战背景下形变成了30%多,那可能我们受直接的冲击会影响很大,但是反过来,我们16年就是38%,就是内循环为主,这个六七年大家可以看到每年的进出口贸易和GDP比重都在38%左右,充分体现我们这个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格局,是非常的坚强的,有巨大的韧性的,是经得起各种冲击的,在冲击下我们没有把38%的外循环转被压缩成28%、18%等等,我们始终保持着这么个38%左右的格局,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这个是我们进入了新格局,这个新格局是今后几十年都会保持的一个状态,也就是利益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
我今天要讲的第二个词,就是在新格局下内循环为主的,是不是外循环不重要了,是不是开放萎缩了?这当然是误解我们国家最近十年对外开放的说法基本上有这么几个词,一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一个话,第二个话,越开越大什么意思呢?具体的讲,就是在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的开放将体现为更高水平的开放、更深层次的开放、更宽领域的开放,那么这三个词来说明我们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但你也可能说这三个字还是形容词,到底什么内容呢?我想下边就是说这三个词表述的内容有五个特点,
第一,最近十多年中国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从过去几十年以出口导向为主,已经转变为既鼓励出口也鼓励进口,而且加大采取了很多加强的措施鼓励进口,比如在上海,2 018年就开始在搞进博会,搞了五年多,这是世界最大规模的进博会,展览场馆差不多五十多万平方米,这六年每年一次进博会,这世界上专门大规模的搞进口的博览会,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因为大家一般搞的博览会总是进口、出口综合的、混合的,或者是专门搞出口的那我们搞了个进博会,每到10月份,进博会上上万家全球跨国公司要把它的各种产品在中国来推销,在进博会,就变成了一个狂欢节,国内几千个县,几百个地市州,几十个省,各个层面的企业或者政府系统的都来参加这个活动,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中国最近十年大幅度的降低了进口关税,2010年的时候,中国进口关税平均关税率还在26%、27%,到05年就降到了15%,降了十个点,最近到了去年2023年又进一步,差不多降到了6%左右,我预计今年2024年、2025年的时候会降到5%以下,世界发达国家进口关税平均值就在5%左右,我们也会降到这么低,降低进口关税就是在鼓励国际市场商品进入中国,让中国老百姓分享世界各种优秀产品的成果,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就是在投资政策上的,中国过去几十年比较多的力度,重点就是引进外资为主,现在现在的投资政策,既鼓励外资到中国来,也鼓励中国企业海外投资,2018年17年到去年差不多这五年我们每年海外投资1100多亿美元,这五年平均1100亿,总的加起来有接近6000亿美元,这是一个概念,当然我们这五年引进外资平均每年也有1600亿,五年引进外资有8000亿,走出去投资有1100多亿,总的来说有进有出,我们1980年到2010年30多年走出去投资没有超过5000亿,现在五年就能有五千多亿,这个和我们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跟世界发展融合一体这个战略方针密切相关,这是第二个概念,
第三,中国的开放从过去几十年沿海开放为主,现在进入到了沿海内陆,东南西北、中东中西同步的开放,我们在过去30年,如果一说开发区27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在沿海,然后五个特区都是沿海特区,新区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也是沿海保税区,到2010年中国一共批了67个保税区都在沿海,大家脑子里想的就是境内关外,保税区就境内关外,当然就在沿海边境旁边,然后关外铁丝网一围,就相当于是一个海关之外的地方零关税,大家一种想当然的开放总是在沿海,然后沿海开放,他十年五年积累的经验在梯度转移到中部、西部,
最近十年大家可以看到,中央只要采取的任何新的开放措施,都是东中西同步的开放,比如说2014年中央推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是中国最顶级的开放,在自贸区里边是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是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协定区的那种政策,这个政策,十年一共推出了22个区域,七个在沿海的自贸区,七个是在中部的七个省,还有七个在西部的七个省,东中西各七个,剩下一个海南岛也可以算东,也可以把它算中,也可以算西,因为他在沿海是东部,它在中国地图的中轴线上是中部,它的经济水平跟西部也差不多,所以总而言之,就是东中西是协调平衡的保税区,
原来67个都在沿海,2010年以后,中国政府又新批了70个左右的保税区,那么六十多个是在中部、西部,东部只加了六七个,现在加在一起,东部有七十多个,西部有六十多个,中西部有六十多个,所以总之中国的开放政策,东南西北中协同开放,开放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制度,是一种管理方式,和地理位置无关,德国在西欧的内陆不靠海,没有人会认为德国的开放度小于西班牙,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现在的区域开放政策是比较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
第四个方面就是在产业政策上,过去我们的开放总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类型企业开放度高,比如外资搞工业、外资搞百货、外资搞建筑业、外资搞房地产,这些产品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开放度就比较大,这一类企业也比较多,不管独资、合资、控股不控股都放开,但是外资如果搞看不清摸不着的服务贸易、金融业,或者各种其他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那么这一类管的就比较紧,准入的门槛也特别高,最近十年,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开放,这些服务贸易领域,教育、卫生、文化领域以及金融业开放度都极大的提高,包括外资搞金融不仅可以控股百分之百独资也是被允许的等等,这是第四个方面,
第五,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开放一般是注它的贸易流量和资金流量,以要素流量的开放为主,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不仅是贸易要素的流量,更多的是从制度、规则、规制、体制、机制、标准等这些方面的开放,促进中国各种区域的营商环境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以上是我具体做的一个解释,这五种特点大家用脑子稍微想一下就可以体会到,中国现在的开放度是比过去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这是我要讲的第二条,第三个,在内循环中国大市场的吸引下,加上中国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开放的推动下,中国这个十来年对外开放的经济趋势实际上是令人振奋的,是比过去十年、20年、30年要成果和各种效果都要大得多,具体的表现三个方面,说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国家的产品在全世界的出口结构,第二个就是这个国家生产方式,制造业制造产品的方是对全世界国际的影响,第三,这个国家的开放度也体现在是不是吸引了全世界的资本投资,这个资本投资不仅是炒外汇,炒股票的汇率上的这种热钱的投资,更重要是体现在FDR外商工商企业的直接投资,因为工商企业投资会带来资本、技术、产业链、装备和市场,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一个国家的开放度的经济成果,最重要的就看这三件事,
我们最近十年在出口产品方面,出现了基础性的根本性的结构性变化,2010年中国的出口量出口是3万亿美元,我们的出口是1万5000亿美元,在当时我们1万5000亿出口里边,70%多也就有一万多亿美元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服装或者各种箱包、玩具、轻工产品,有20%多是机电产品、电子类产品,
到了去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货物贸易到了6万3000亿美元,其中3万3000亿美元是出口,3万亿是进口,这个3万3000亿美元要比10年在出口量上增加了一倍多,但关键是结构,我们这3万3000亿里90%的产品是机电产品、电子产品,也就差不多有近3万亿美元的制造品工业的装备类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轻工纺织劳动密集型产品从原来的70%几,现在的比重是10%,
你这么一看,你如果对着轻纺来说,你会觉得好像中国轻纺萧条了,但你仔细想想,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不就是六七十年代欧洲把它甩给了日本、韩国,不就是七八十年代日本韩国把它甩给了中国,现在中国把这一块甩给了东南亚,印度时代的变迁,这是一个中国劳动力成本最近十年要比十年前要高一倍以上,劳动密集型的竞争效应下降是很正常的,现在东南亚的企业,百分之六七十的外资都中国的民营企业转过去的,转过去中国政府从来不阻拦,因为这是亚洲一体化ICP的一个自然的结果,过去以后,他们的产品在东南亚组装原材料部件,关键的东西可能中国国内过去,所以2019年亚洲十国、东南亚十国跟中国进出口贸易是6500亿美元,到了去年已经变1万亿美元以上,就这么几年涨了个50%,好事情,所以这是第一个,
然后我们现在的出口产品就是比如像造船,在三十多年前,世界造船50%,日本造,20 10年前世界造船50%是韩国造,现在世界船舶50%中国造,我讲这一段就是说以前我们说用10亿件衬衫去换一架波音飞机进口,这个时代已经转变为中国一大堆装备电子类产品出去,然后换回国外我们需要的粮食、猪肉,或者是地下的矿物质,或者其他的一些产品,总之这个出口产品结构是趋势性的、结构性的,非常好的一个概念,大家应该看到这一个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个进步,是40年来中国开放当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个成效,
第二个概念,就是国际贸易之间有个生产方式,工业的生产方式,中国的工业2010年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但那个时候中国工业中有百分之四五十是加工贸易,什么叫加工贸易?就是1000亿美元出口,800亿美元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买进来,然后你再组装一下,形成了1000出去,所以你这个单子进出口贸易单子1800亿GDP可能只有10%多,只有一百几十亿,因为你在加工的过程,水电气还是要抵扣,抵扣了以后,你真正的利润,企业的利润,职工的收入,还有国家税收加起来也就占整个出口贸易量的10%多,
所以加工贸易是只涨过头不涨落,是在你没事好干的时候,劳动力又过剩的时候,搞一些是可以的,但是一旦强盛,你这种事肯定要甩给别人,现在东南亚就是50%的加工贸易,他的两头在外,一头从中国过去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中国过去加工完了,他卖到欧美,他这个也是两头在外,所以这件事中国在2010年前,中国的制成品的比重里边,50%是加工贸易,然后30%几,是一般贸易,所谓半贸易就是你国内自己的产业链做出来出口,这个是一般贸易,还有,就10%左右的农产品、原材料、初级产品不需要你制造的,
现在中国去年6万多亿美元进出口的产品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加工贸易已经从50%降低到20%以内,然后一般的制造,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制造的东西占到了70,然后还剩下10%是农产品或者地下挖出来的原材料,我讲这一段大家稍微想一下国际商品的加工方式、制造方式,加工贸易的比重下降,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这十来年扩链、强链、补链,使得我们的产业链有世界最大的产业链,而且是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个意义上讲,是中国制造,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一个趋势性的特征,
第三个,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引进外资,大家总会感觉这个十年由于特朗普搞贸易战、搞撤资,拜登搞拉帮结派、搞地缘政治、搞逆全球化,那么中国的外资似乎应该是减少了,大家凭本能的感觉,但是感觉了的东西不一定确切,必须理性的用国际贸易中的数据来分析才清楚,我们可以这么说,80年代十年,中国每年引进外资大体上在四百多亿、500亿不到,90年代这个十年,中国平均每年引进外资在八九百亿美元,新世纪初的十年,也就2000年到2010年,中国引进外资在1200亿美元,大家就要想,这个十年似乎比以前要少,其实这个十年,2012年到2022年,我们每年引进外资在1400多亿美元,比过去十年平均每年增加20%,
大家,这个感觉,凭我嘴巴说不行,你们可以自己去百度搜索中国的外经贸委(现为商务部)或者WTO,每年都会有相关统计数据,这是一个事实,
第二个概念,最近十年里,大家可能会说,是不是过去五年增长较高,而最近五年相对较低,确实,最近五年经历了贸易战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但实际上,中国在最近五年引进外资的平均水平,每年仍达到了我刚才提到的1600亿美元,而在之前的2010年到2016年期间,年均大约是1300亿美元,两段时间加起来平均一下,大约是1400到1500亿美元,
我讲这一段的意思是,恰恰在这十年里,即使在美国搞逆全球化、发动贸易战的背景下,企业家们依然秉承“在商言商”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事,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比如,美国的特斯拉这几年在上海先投了50亿美元,随后又追加了50亿美元,总投资达到了100亿美元,再比如,苹果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超过了一百亿美元,各类资金的投入支撑了每年生产1.7亿台苹果手机,苹果一年全球生产2亿台手机,其中1.7亿台是在中国完成的,这十几年来一直如此,
2017年,特朗普曾经把库克叫去质问:“你为什么在中国搞这么大的生产规模?为什么不能在美国、巴西或者墨西哥生产?” 库克冷静地回答说:“我在20年前,也就是90年代,在美国开过很大的苹果工厂,既生产电脑也生产手机,但不赚钱,可在中国,每年生产1.7亿台手机,销售额达1700亿美元,中国的制造成本低,40%的毛利可以带来600多亿美元的利润,其中中国企业获得100多亿美元,而苹果可以从中国每年带回500亿美元的利润,您是想要一个总部在美国、生产基地也在美国但不赚钱的苹果,还是一个总部在美国、生产基地在中国、每年能带回500亿美元利润的苹果?”
特朗普是做房地产出身的,他不太懂这些,听完后,竟然很天真地追问:“为什么会这样?” 库克进一步解释说:“中国有庞大的内循环市场,这正是吸引世界资本到中国投资的最大筹码,同时,大市场带来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单位投资成本、单位物流成本、单位研发成本和单位采购成本,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综合来看,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制造成本较低,”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但得益于几十年来的人口红利和规模效应,中国的综合制造成本依然具备竞争力,比如,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生产,其产品销往全世界,而不是仅在中国销售,这种模式被称为“产地销”,即在中国生产,然后销往全球,为什么要放在中国生产?因为中国的综合制造成本优势,
这些综合效应使得中国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效应日益显现,这正是我今天想要讲的:中国对外开放正在带来的三大效应,
这三大效应不仅让全世界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包括政客们感受到了作用,甚至连那些对中国不友好的政客,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友好的政客更多地选择与中国合作,而不友好的则想方设法打压中国,但不管如何,这是经济规律的体现,世界最终还是要服从经济规律的,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帮助本站成长」
下一篇:“林青霞”当年38岁生日现场,年后我才看懂《东邪西毒》
求科学离线插件,谢谢![email protected]
评:改版梅林固件安装SS【shadowsocks】科学上网插件教程求科学离线插件,谢谢!!!
评:改版梅林固件安装SS【shadowsocks】科学上网插件教程